购买食品时,您有没有关注过包装上的致敏源信息呢?近日,记者走访城区数家大型超市,发现出售的各类食品外包装上通常没有相关致敏物质信息,大多消费者对致敏物质信息并不注意。有业内人士表示,过敏人群购买食品时不要只看包装上商标等显著信息,一定要留心其中的一些细节,以及备注和注意事项。
对大豆过敏的市民小许,前几天因为吃了同事分享的一袋零食后就浑身发痒,手臂上很快长出了红疙瘩。“我想八九不离十是过敏反应,但我把那袋零食包装上的字看了一圈儿,也没看到有关过敏物质信息的提醒。”小许告诉记者,别说是非过敏体质的同事了,就连自己平时买东西时也不怎么留心食品包装上的过敏物质信息。“就算有意识查看,超市货架上有提醒标志的食品也不多。”
不少人会经常抱怨自己对某些食物过敏,而实际上对食物过敏的人并非少数,花生、大豆、牛奶、海鲜、鸡蛋……都会成为导致某些消费者过敏的源头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,不少消费者会尽量避免与其发生过敏食物的接触。不过,记者走访了欧尚、沃尔玛和供销等数家大型超市后发现,确实如小许所言,虽然有一些商品在配方表旁标示了容易识别的配料名称,但大部分产品,包括进口食品包装上并没有标注致敏源信息。
在一款花生牛奶饮品的包装上,记者看到配料表中有标注“花生”、“乳粉”等成分,但并没有看到致敏物质的提示。一些饼干的包装上看到有鸡蛋成分,但也没有找到致敏物质的提示。
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,没有一人表示关注过食品包装上的致敏源信息,有的市民本身对奶制品或鸡蛋过敏,但购买食品时,也不会留意食品中是否含有致敏物质。“原来食物包装上还有致敏物质信息,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。”家住市区水岸香堤的周斌表示,相对于致敏物质信息,自己首先会看食物的生产日期、保质期,因为比较担心食物的质量和安全。
事实上,2012年4月出台的新版《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中,就增加了食品中可能含有八类致敏物的推荐标示要求,以有效预防被特定人群食用后会诱发过敏反应。这八类食品主要是鱼类、蛋类、乳类及其制品等,以便提示有过敏史的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。同时该通则鼓励企业自愿标示以提示消费者,有效履行社会责任。
封口膜厂家了解到,如今过敏症患者比较多,尤其是婴幼儿发病率更高,蛋白质、花生等食品可能会产生过敏症状,造成皮肤红疹,甚至还将引发呼吸道疾病。过敏人群购买包装食品时不要只看商标等信息,一定要留心其中的一些细节,以及备注和注意事项,这些信息往往能起到提醒消费者,减少对身体潜在威胁的作用。